长期以来,中国人都会为家庭的稳定而感到自豪。进入80年代,随着*政策的改变,改革开放进入初级阶段,同时,外来文化迅速融入本土文化当中,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改变,大家对生活质量和权益也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在家庭的背后,社会的婚姻状况,向我们大家敲响了警钟。
根据2006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945万件,比上年增加121.9万件,其中:内地居民登记结婚938.2万件,比上年增加121.5万件;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登记结婚6.8万件,比上年增加0.4万件;粗结婚率为7.19 ‰,比上年上升0.9个千分点。从结婚年龄来看,2006年20-24岁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占结婚总人口比重很多,占39.4%,25-29岁占33.7%,30-34岁占10.6%,35-39岁占5.2%,40岁以上占11.1%;从结婚人口区域分布来看,结婚登记超过50万对的省份有河北、江苏、山东、河南、广东。2006年,办理离婚手续的有191.3万对,比上年增加12.8万对,离婚率为1.46‰, 比上年增加0.09个千分点。其中:民政部门登记离婚129.1万对,比上年增长9%,法院办理离婚62.2万对,比上年上升3.5%。办理离婚件数超过10万件的省份有辽宁、江苏、山东、河南、四川。
上述数据,让我们大家感到震惊或怀疑,人们深思,中国人的婚姻质量到底怎样,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满怀豪情建立起家庭,婚后却“风雨飘摇”?在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对婚姻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人的婚姻总是与民间风俗和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们素质紧密相连。20世纪40年代,社会主流思想,把婚姻的基础,必须建立在同等阶级上,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门当户对”; 50年代至70年代,人们普遍抵制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或贫农担心与富家子弟结合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很多人把婚姻的选择标准,倾向于对方的政治面貌,他们为这一选择而感到自豪;80年代,人们觉醒了,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政策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大家意识到社会必须要发展,先持着观望的心理,很终如同洪流一样,向富裕的目标冲刺,在商海的博弈中,有兴起发财者,也有沉入海底者,经商好似一个人站在大海里的一艘小船上,随巨浪摇摆,承担着莫测的风险,他们很终把选择婚姻的标准,寄托在那些工资收入稳定的人群当中去; 90年代,由于政府的干预,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出台,三角债等问题,逐步退出了经营舞台,经济步入快车道,很多人都向“钱”看,经常拿“现实”论婚姻选择的标准,有钱就会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住别墅,买汽车,享受天伦之乐,因此,很多人把选择婚姻目标寄托在经济强劲的人群身上,毕竟过日子,有经济做后盾,婚后度日心理塌实,过去的苦日子人们不想再去尝试了,穷怕了,吃不包肚子会失去那光辉的形象和尊严,同时,也受尽了权势的欺压,总结出来一个“金钱里出政权”这个硬道理。进入21世纪,经过前二十多年的艰难跋涉,从实践中,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称呼同志的少了,称呼小姐和先生的人多了,人们对自己婚姻的要求发生跨越性发展,考虑到对方经济、地位、学历、能力,而放弃了品德的要求,因为,社会上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发展中已经失去平衡,社会主流风气不是那么的健康,人们已经习惯了,大家认识到靠自己不可能改变社会风气,慢慢放弃了自己的信念,把婚姻捆绑在经济利益或社会地位的基础之上,是否爱一个人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因为,一切事物很难达到完美,作为他们很终的抉择,去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自己面前的欲望得到了满足,随着婚后时间的流逝,欲望在不断地攀升时,夫妻之间相互交流,问题达成一致,变的是那么的艰难,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们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金钱和物质的满足,生活的平平淡淡,在自己的“偶像”面前,逐步失去了宠爱,漫长的生活里同样也失去了激情,他们慢慢发现自己的价值,不在同一个层次上,他们逐步开始觉醒了,难道一个人的婚姻价值,只有这些金钱或权势吗?如果一个人的生命即将终止的时候,回首人生旅途,自己能瞑目吗?婚姻很宝贵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真爱呢?回答肯定是后者!他是人类从诞生的时候起,注定只有爱,才能永远使你幸福,相伴一生。那些不合理的婚姻逐步开始动摇了!这就是现代社会离婚率上升的根源。
20世纪50至70年代,全国处在贫困时期,人们结婚简单,婚礼上,新人们面对毛主席像,宣誓牢记*的号召,手持一本毛主席语录,即可完成婚姻仪式,婚后夫妻同甘共苦,用勤劳的双手,建立起来的家庭倍感珍惜!到了80年代,结婚逐步从小到大,慢慢过渡到“几大件”,接新娘必须得坐汽车,2万就可以完成心愿。进入21世纪,办成一次婚礼就相股票一样不断攀升,丹东市结婚的成本,买一套120平方米房屋,以价格为4000元/每平方米,需要花48万元,装修20万元。汽车20万元,衣服、钻戒等4万。家电及家具共8万元。办喜酒,以200人25桌(500元/桌)计算,需要 1.25万元,度蜜月,平均每人费用以1万元,需要 2万元,娶一位丹东中等条件媳妇至少需要103万元的成本。如果男方月工资5000元,不吃不喝需要17.17年。生活在宽甸镇等县级城市,结婚办喜事,买一套90平方米房屋,平均价为2800元/每平方米,需要 25.2万元,装修5万元。衣服、钻戒等用2万。家电及家具共3万元。办喜酒,以酒店200人25桌(300元/桌)7.5仟元,娶一位中低等条件的媳妇至少需要35.8万元的成本。如果男方月工资2000元,不吃不喝需要15年。据有关部门结婚消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2006年,全国结婚消费总额高达15392亿元左右,城镇结婚消费中,有94.0%以上的新人,得到了父母不同程度的经济支持,主要依靠男方父母的支助,中国民间风俗“先成家,后立业”,父母买单延续至今,大多数新人们,只为一时的快乐,不想将来的艰难,新娘们用金钱来肯定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中国现代婚姻是用黄金作为主体磊建起来的,在婚姻的起点上,婚姻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建立起家庭得责任失去了平衡,给未来的生活稳定,埋下了伏笔。
结婚是人们一生中的大事情,我们在婚姻选择上,门槛要求过高,但是,结婚后普遍不重视生活质量,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婚姻稳定性的调查中,35.0%的人回答“不稳定”;34.2%的人回答“说不清”;只有30.8%的人作肯定回答。回答“不稳定”的人68%是女性,回答“说不清”的人52%是男性。对于夫妻发生矛盾,从不吵架的比率非常低,仅占9.6%;至于吵架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双方婚前性别的迷恋,脱离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而婚后夫妻为了自己争夺家庭的主导位子,相互很少尊重对方的意见,互不相让,长期以来,心理状态渐渐失去了平衡。发生矛盾后,谁很终妥协?回答是妻子忍让的占68.6%,丈夫忍让的占31.4%。 对性生活质量,不太重要占34%, 比较重要占66%。夫妻双方都认为婚姻生活很浪漫或较浪漫的仅占9%,从不给配偶送礼物和惊喜的占68.7%,从不表示彼此欣赏和传情递爱的占63.6%,从不为对方庆贺生日的占58.4%,从不庆祝自己结婚纪念日的多达89.6%。国内一家机构,他们曾就中国的家庭婚姻状况,作出了一项问卷调查,将婚姻状况划分为“健康”、“亚健康”、“死亡”等几类,结果,有53%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的婚姻为“亚健康”状态。其中28%的夫妻属于低质量,只有19%的夫妻关系可称为高质量。
近年来,中国离婚率的增速明显加快,即便是夫妻关系稳定的家庭,他们对自己的婚姻生活是否就感到满意和放心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婚姻的稳定并不能说明婚姻的高质量,家庭出现矛盾缺乏平等和及时沟通,生活当中缺乏责任感,经济垄断、性生活不和谐、双方性格等因数,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的稳定。当前出现的早恋、婚外恋,同性恋、和试婚潮、情人潮、离婚潮”,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不安定因素,民族尊严受到重创,已经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人们深表忧虑。
然而,大家如何理性的去选择伴侣,人们的责任感,促进家庭和谐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刘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