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励志文章 > 正文

老家村里早些年的婚庆

来源: 北方文学城 时间:2021-10-13

老家村里早些年的婚庆

在我小的时候,老家村里的未婚青年,绝大多数人都是经媒人(那时也没有婚介所,也不收取任何的费用)介绍而成婚的,很少有自由恋爱的。

那时每个村里都有婚介媒人,男女青年经媒人(有本村的,也有外村者)介绍,两人开始见面,当时称相亲,如果男女双方对对方的长相认可了,然后便告知媒人,于是两人便可开始谈婚论嫁了。在此期间,女方对男方的要求,由媒人为中介与对方父母沟通。而这要求,多为女方要求男方给买些衣服之类,当然,也有要彩礼聘金的。

男女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谈恋沟通,便找人给看日子,既选定一个良辰吉日,定为结婚日。

于婚期之前,男方要准备婚后用的被褥及其它家庭日用品,房子一般都是婚后与男方父母住在同一房子的南北炕,也有住同一栋房子东西屋的。女方则要准备嫁装及陪送物品。

临近结婚日,女方家要安排好都由哪些亲戚朋友送亲,当然,根据当时的习俗,女方的父母是不能去送亲的。一切准备完备,村里要出几辆马车送亲。

在送亲车到来之前,女儿(新娘)与妈妈都要痛哭一场,意在从此以后女儿要离开家,离开父母开始新的生活了,于是而恋恋不舍。

当送亲车已到,新娘的近同龄女亲友必须要劝说新娘不要再哭了,送亲车已在外面等待多时了,于是陪同新娘一同上车,其他送亲的人也一同上车起程。

当送亲车接近新郎家大门附近时,新郎家便立即燃放许多鞭炮,以营造一个欢快热烈的气氛。然后新郎及两个伴郎及几个亲戚代表一同接新娘下车。新娘头披红盖头由两位伴娘陪同一齐走向婚庆典礼席。下车时新娘要用衣襟兜一个斧子,据说可一福(斧)压百祸。而送亲车则由新郎家的几个人接过,叫接鞭,将车赶至村里的马棚院内卸车,将马喂上。

新郎胸前戴着大红花,由两个伴郎及几个亲戚陪同接迎新娘,而新娘则由两个伴娘陪同一同到新婚典礼席前举行婚礼仪式。婚礼席设在新房院内门前,新郎的父母坐在典礼桌后面的櫈子上,对面则是双方来宾及参加婚礼的全体人员。婚礼则由主持人主持。当时的婚礼主持人都是由村里德高望重又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来担任。婚礼中的重要仪式是男女双方共拜(敬礼)高堂,以及新郎与新娘交换礼物,这应该是表明孝敬父母与夫妻和谐平等相处。很后是新娘入新房,此时婆家已安排好的几个人用盆里的五谷杂粮中再放些彩纸碎片打新娘,据说是为了驱除邪气。当然了,新娘由于头上有盖头护着,也不会打疼,而只是两个伴娘挨陪打了。

新娘入新房后,要坐在已铺好被子的炕上,然后要重新再洗一次脸,梳一次头,这应该是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此时,娘家与婆家双方的客人都进入到已安排好的房屋内,一般都是新郎家的东西附近院。而娘家来的客人要安排婆家方擅长待客又能说会道的人招待。我曾亲临过这种场面,由待客人将娘家客人让到炕上,也有坐在炕边上的,于是便热闹起来了,婆家方的待客人先打开话匣子,他说:这回怎么论吧?因为一般都是多层亲戚,故要重新论亲排辈。

只见娘家那边的主论人回复:我和我孩子们出去,见到他们的小朋友。那些小朋友问:你就是他们的爹呀?我可不就是他们的爹!

于是,婆家方感到吃亏了,便立即予以回复:你那孩子们都喊我为爷爷呐,这回谁是谁的爹?于是闹得满屋哄堂大笑。其实这是双方亲家间的戏闹。这时便有人出来打圆场了:快别再论了,越论越乱了,还是按原来的个论个叫吧。

婚宴的时间到了,当时称开席了。此时,大人小孩都坐在炕上的饭桌子旁,等待吃席。那时我还是小孩子,因此就坐在小孩桌。有一个年龄偏大些的问端饭菜的人:都有什么菜呀?回复:肥猪(肘)走着,大米干(饭)看,于是小孩子们又是笑了一场。

开席后一段时间,新郎与新娘与陪同人要到各桌(不包括小孩桌)给客人敬酒,本来客人都已喝得满脸红扑扑的了,有人说有点喝多了,但陪同敬酒的人还是劝酒,曰:喜酒不醉人!被敬酒人便感盛情难却了,于是一饮而尽。

由于小孩子都不会喝酒,于是就专吃菜饭,上一个菜一会就吃光了。一般都是十多个菜,很后上丸子,小孩子们还是觉得没吃好,有人便问:还有没有菜了?回复:菜已上齐了,如还没吃好还有一个干豆腐,那大孩子便说:没菜了干对付也行,于是小孩子们又是大笑一场。

婚宴完毕,婚庆基本就结束了,娘家客人准备上车了,临行前,双方再说些希望下次再见面的临别话,尔后便上车返程。

此时,媒人方觉完事大吉了,所谓:新人上了床,媒人靠了墙。

如今,我已离开故乡几十年了,想必是老家的婚庆习俗都以成为历史了吧?

北京很好治疗癫痫医院
癫痫治疗哪里好
癫痫治疗哪个医院很好

热门栏目